思洞庭寄承天寺覺庵老師

· 行端
煙蒼蒼,濤茫茫,洞庭遙遙天一方。上有七十二朵之青芙蓉,下有三萬六千頃之白銀漿,中有美人兮佩服金鴛鴦。 游龍車,鳴月璫,直與造化參翱翔。憶昔天風吹我登其堂,飲我以金莖八月之沆瀣,食我以昆丘五色之琳琅。 換爾精髓,滌爾肝腸,灑然心地常清涼。非獨可以眇四極輕八荒,抑且可以老萬古凋三光。 久不見兮空慨慷,久不見兮空慨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七十二朵之青芙蓉:指洞庭湖上的七十二座山峯,比喻爲青色的芙蓉花。
  • 三萬六千頃之白銀漿:形容洞庭湖的廣闊,比喻湖水如白銀般閃耀。
  • 游龍車:神話中龍拉的車,象徵高貴與神祕。
  • 鳴月璫:月璫,古代一種裝飾品,此處形容美人的飾品在月光下閃耀。
  • 直與造化參翱翔:與自然界的創造力一同飛翔,表達與天地合一的意境。
  • 金莖八月之沆瀣:金莖,指仙人的酒杯;沆瀣,指仙露,比喻珍貴的飲品。
  • 昆丘五色之琳琅:昆丘,神話中的仙山;琳琅,美玉,比喻美味的食物。
  • 眇四極輕八荒:眇,遠望;四極,四方極遠之地;八荒,八方荒遠之地,形容視野開闊。
  • 老萬古凋三光:老,使...顯得古老;萬古,極言時間之長;凋,衰敗;三光,日、月、星,比喻時間的流逝。

翻譯

煙霧蒼蒼,波濤茫茫,洞庭湖遠在天邊。上方有七十二座青翠的山峯如芙蓉花,下方是三萬六千頃銀光閃閃的湖水。湖中有一位美人,身着金鴛鴦圖案的華麗服飾。

她乘坐着龍拉的車,飾品在月光下閃耀,彷彿與天地間的創造力一同飛翔。回憶往昔,天風吹我登上她的殿堂,她用金莖盛放的八月仙露款待我,用昆丘仙山上的五彩美玉般的食物滋養我。

這讓我精神煥發,心靈得到淨化,內心始終保持清涼。這不僅讓我能夠遠望四方,輕視八方,甚至讓我感覺可以穿越萬古,見證日月星辰的變遷。

久未相見,只能空自感慨;久未相見,只能空自感慨!

賞析

這首作品以洞庭湖爲背景,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比喻,描繪了一幅超凡脫俗的仙境圖景。詩中「七十二朵之青芙蓉」和「三萬六千頃之白銀漿」形象地展現了洞庭湖的自然美景,而「游龍車」、「鳴月璫」等詞語則增添了神祕與高貴的色彩。詩人的情感深沉而複雜,表達了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久別重逢的渴望,同時也透露出對人生無常和時間流逝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行端

元僧。臨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稱寒拾里人,俗姓何。世爲儒家。十一歲在餘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賜號慧文正辯禪師,主中天竺,遷靈隱。後主徑山作大護持師二十年。工詩文。有《寒拾里人稿》。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