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子敬歸彭城

· 宋褧
元龍不拜富民侯,袖劍囊書苦掉頭。 李願有心盤谷去,阮咸無意雒中留。 春城寒食鶯花靜,日暮鄉關汴泗流。 我亦拿舟江海去,試從沙鳥問黃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龍:指東漢末年的陳登,字元龍,以豪邁著稱。
  • 富民侯:古代官職,此處可能指有權勢的官員。
  • 袖劍囊書:袖中藏劍,囊中帶書,形容文武雙全。
  • 掉頭:轉頭,表示拒絕或不屑。
  • 李願:唐代隱士,曾隱居盤谷。
  • 盤谷:地名,李願隱居之地。
  • 阮咸:西晉文學家,阮籍之侄,與阮籍並稱「大小阮」。
  • 雒中:即洛陽,古都名。
  • 汴泗流:汴水和泗水,兩條河流,此處指代詩人的故鄉。
  • 拿舟:划船。
  • 沙鳥:沙灘上的鳥。
  • 黃樓: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詩人要去的地方。

翻譯

元龍不屑於向富民侯低頭,他袖中藏着劍,囊中帶着書,決絕地轉頭離去。李願有心歸隱盤谷,阮咸無意留在繁華的洛陽。春天的城池裏,寒食節時鶯花靜謐,日暮時分,鄉關處汴水和泗水悠悠流淌。我也將划船去江海,試着向沙灘上的鳥兒詢問黃樓的方向。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元龍、李願和阮咸的態度,表達了詩人對權勢的不屑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袖劍囊書」形象地描繪了詩人的文武雙全和決絕態度。後兩句通過對春城寒食和日暮鄉關的描繪,營造了一種寧靜而略帶憂鬱的氛圍,最後以划船尋訪黃樓作爲結尾,寄託了詩人對未來的憧憬和探索。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