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二首

· 行端
山木交柯莎滿庭,馬蹄且不污巖扃。 篝燈對雪坐吟偈,擁裓繞泉行課經。 睡少每知茶有驗,病多常怪藥無靈。 金園一歲一牢落,誰似孤鬆長自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山木交柯:山中的樹木枝條交錯。
  • :一種草本植物,這裏指草。
  • 巖扃:山岩上的門戶,指山居的門戶。
  • 篝燈:懸掛的燈。
  • :佛教中的頌詞,通常用於唸誦。
  • 擁裓:手持掃帚。
  • 課經:學習或唸誦佛經。
  • 金園:指寺廟或僧人的居所。
  • 牢落:荒廢,衰敗。

翻譯

山中的樹木枝條交錯,草滿庭院,馬蹄未曾踏污山岩的門戶。懸掛的燈火與雪相伴,我坐在那裏吟誦佛偈,手持掃帚繞着泉水行走,唸誦佛經。睡眠稀少,每次都知道茶的功效;病痛多時,常常覺得藥物無效。寺廟每年都顯得荒廢,有誰像孤立的松樹那樣永遠青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山居的寧靜與僧侶的日常生活。通過「山木交柯」和「莎滿庭」的描繪,展現了山居的自然環境。詩中「篝燈對雪坐吟偈」和「擁裓繞泉行課經」表達了僧侶的修行生活,體現了其對佛法的虔誠和對自然的親近。最後兩句以「金園」與「孤鬆」對比,抒發了對恆久不變的自然之美的讚美,以及對僧侶生活清苦而堅定的態度。

行端

元僧。臨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稱寒拾里人,俗姓何。世爲儒家。十一歲在餘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賜號慧文正辯禪師,主中天竺,遷靈隱。後主徑山作大護持師二十年。工詩文。有《寒拾里人稿》。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