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 幾千秋:形容時間非常長久,意指廬山的景色歷史悠久。
- 雲鎖高峯:雲霧繚繞,遮住了山峯。
- 水自流:指山間的溪流自然流淌。
- 萬里長江:指長江,中國最長的河流。
- 飄玉帶:比喻長江像一條玉帶飄動。
- 一輪明月:指圓月。
- 滾金球:形容月亮像金色的球體在滾動。
- 路遙西北三千界:形容西北方向的廣闊,三千界在此處泛指廣大無邊的區域。
- 勢壓東南百萬州:形容廬山的氣勢可以壓倒東南地區的衆多州縣。
- 天緣有份:指天意或緣分,表示將來還有機會。
翻譯
廬山的竹影歷經千秋,山峯被雲霧繚繞,溪水自然流淌。 萬里長江如同一條飄動的玉帶,圓月則像滾動的金色球體。 西北方向的路途遙遠無邊,廬山的氣勢壓倒東南的百萬州縣。 這美景一時之間無法完全欣賞,希望將來有緣再遊此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廬山的壯麗景色,通過「竹影」、「雲鎖高峯」、「長江飄玉帶」、「明月滾金球」等意象,生動地展現了自然之美。詩中「路遙西北三千界,勢壓東南百萬州」表達了廬山的雄偉氣勢,而結尾的「美景一時觀不盡,天緣有份再來遊」則流露出對廬山美景的無限留戀和期待再次遊覽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嚮往。

朱元璋
即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濠州鍾離人。初名重八、興宗,字國瑞。幼年窮苦,十七歲入皇覺寺爲僧,旋即出外化緣乞食。元順帝至正十二年,投郭子興部紅巾軍,自親兵升九夫長,娶子興養女馬氏爲妻,號“朱公子”,始改名取字。次年,擢爲鎮撫。十五年,子興死,子郭天敘受宋龍鳳政權任爲都元帥,以元璋爲左副元帥。同年,渡江攻集慶。天敘陣亡,元璋獨任元帥府事。十六年,克集慶,改稱應天府,遂稱吳國公。此後,東與張士誠爭江浙,西與陳友諒爭長江中游地區。宋小明王龍鳳九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攻殺陳友諒。次年,稱吳王。龍鳳十二年,圍張士誠於蘇州。次年,始稱吳元年,破蘇州,俘殺張士誠;繼之,出兵北伐。又次年,即皇帝位,國號明,年號洪武。同年,克大都,滅元。陸續攻克南北各地,屢次出塞攻擊北元。洪武十三年,以“謀反”罪殺丞相胡惟庸,罷中書省,廢除丞相制度。在位時嚴懲貪污,以操之過急,不免冤濫。屢興大獄,胡惟庸、藍玉兩案,前後株連死者數萬人。開國功臣多非善終,文人學士以文字取殺身之禍者亦有多人。定八股取士之制。嚴禁百姓私往海外貿易,禁用白銀交易。
► 1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