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唐] 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雲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峯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
廬山草堂記 [唐] 白居易 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峯曰香爐峯,北寺曰遺愛寺。介峯寺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若遠行客過故鄉,戀戀不能去,因面峯腋寺,作爲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三間兩柱,
滿江紅 ·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宋] 辛棄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行客。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 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説。要新詩準備,廬山山色。赤壁磯頭千古浪,銅
潯陽三題廬山桂 [唐] 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結根依青天。 天風繞月起,吹子下人間。 飄零委何處,乃落匡廬山。 生爲石上桂,葉如剪碧鮮。 枝幹日長大,根荄日牢堅。 不歸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廬山去咸陽,道里三四千。 無人爲移植,得入上
失宮調· 三棒鼓聲頻· 題淵明醉歸圖 [元] 曹明善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有詩便寫,無酒重賒,山聲野調欲唱些,俗事休說。 問青天借得鬆間月,陪伴今夜。長安此時春夢熱,多少豪傑,明朝鏡中頭似雪,烏帽難遮。 星般大縣兒難棄捨,晚入廬山社。比及眉未攢,腰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