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 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雲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峯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

題西林壁 []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望廬山瀑布 []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草堂記 [] 白居易

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峯曰香爐峯,北寺曰遺愛寺。介峯寺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若遠行客過故鄉,戀戀不能去,因面峯腋寺,作爲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三間兩柱,

滿江紅 ·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 辛棄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行客。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 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説。要新詩準備,廬山山色。赤壁磯頭千古浪,銅

寄黃劉二尊師 [] 韋應物

廬山兩道士,各在一峯居。 矯掌白雲表,晞髮陽和初。 清夜降真侶,焚香滿空虛。 中有無爲樂,自然與世疏。 道尊不可屈,符守豈暇餘。 高齋遙致敬,願示一編書。

江上送客遊廬山 [] 張繼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邊。 晚來風信好,併發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雲開瀑布泉。 愜心應在此,佳句向誰傳。

自詠示客 [] 陸游

衰發蕭蕭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燈。 羞將枉直分尋尺,寧走東西就斗升。 吏進飽諳鉗紙尾,客來苦勸摸牀棱。 歸裝漸理君知否,笑指廬山古澗藤。

潯陽三題廬山桂 [] 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結根依青天。 天風繞月起,吹子下人間。 飄零委何處,乃落匡廬山。 生爲石上桂,葉如剪碧鮮。 枝幹日長大,根荄日牢堅。 不歸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廬山去咸陽,道里三四千。 無人爲移植,得入上

登廬山絕頂望諸嶠 [南北朝] 謝靈運

山行非有期,彌遠不能輟。 但欲掩昏旦,遂復經圓缺。 捫壁窺龍池,攀枝瞰乳穴。 積峽忽復啓,平途俄已絕。 巒壠有合沓,往來無蹤轍。 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題廬嶽劉處士草堂 [] 杜荀鶴

仙境閒尋採藥翁,草堂留話一宵同。 若看山下雲深處,直是人間路不通。 泉領藕花來洞口,月將鬆影過溪東。 求名心在閒難遂,明日馬蹄塵土中。

瀑布 [五代十國] 江爲

廬山正南面,瀑布古來聞。 萬里朝滄海,千尋出白雲。 寒聲終自遠,靈派孰爲分。 除卻天台後,平流莫可羣。

失宮調· 三棒鼓聲頻· 題淵明醉歸圖 [] 曹明善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有詩便寫,無酒重賒,山聲野調欲唱些,俗事休說。 問青天借得鬆間月,陪伴今夜。長安此時春夢熱,多少豪傑,明朝鏡中頭似雪,烏帽難遮。 星般大縣兒難棄捨,晚入廬山社。比及眉未攢,腰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