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仲安貢察院

捧檄上京華,清才素共誇。 封章不起草,健筆自生花。 燕市千金馬,天河八月槎。 看君冠獬豸,好爲觸奸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捧檄:手持文書,指奉命。
  • 上京華:前往京城。
  • 封章:指官方文書。
  • 不起草:不需草稿,形容文思敏捷。
  • 健筆:有力的筆,比喻文筆雄健。
  • 生花:比喻文採斐然。
  • 燕市:指燕京,即北京。
  • 千金馬:價值千金的馬,比喻珍貴。
  • 天河:銀河。
  • 八月槎:傳說中八月可以乘槎(木筏)到達天河。
  • 冠獬豸:戴上獬豸冠,獬豸是古代傳說中能辨是非曲直的神獸,其冠象征法官。
  • 觸奸邪:指揭露和打擊奸邪之人。

繙譯

手持文書前往京城,你的才華曏來被人們稱贊。 撰寫官方文書無需草稿,你的筆力雄健,文採斐然。 在燕京市集上,千金難買的寶馬; 在八月的天河,傳說中可以乘槎到達。 看你戴上象征法官的獬豸冠,定能勇敢地揭露和打擊奸邪。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郭仲安的才華和正義。詩中,“捧檄上京華”展現了郭仲安奉命前往京城的場景,而“清才素共誇”則直接稱贊了他的才華。後幾句通過比喻和象征,如“健筆自生花”、“燕市千金馬”、“天河八月槎”,進一步強調了他的文採和珍貴。最後,“冠獬豸,好爲觸奸邪”則表達了對郭仲安擔任法官後,能夠公正執法、打擊奸邪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友人的贊美和祝福。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