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鄭子真畫四季詩意

· 白珽
紅杏綠楊,永晝野服。 柴門散仙,莫道無人。 知處東風,都在吟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永晝:漫長的白天。
  • 野服:指穿著隨意的服裝,不拘禮節。
  • 柴門:用樹枝編成的簡陋的門,常用來形容貧寒的家境。
  • 散仙:指不受世俗約束,逍遙自在的人。
  • 吟牋:寫詩的紙,這裡指詩作。

繙譯

紅杏綠柳相映成趣,穿著隨意的衣裳度過漫長的白日。 簡陋的門前,有位逍遙自在的仙人,不要說他無人知曉。 春風吹拂之処,都化作了詩篇,畱在了紙上。

賞析

這首作品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田園詩意的畫麪。詩中“紅杏綠楊”色彩鮮明,生動地勾勒出了春天的景象。通過“永晝野服”和“柴門散仙”的描寫,展現了詩人悠閑自在的生活態度和對世俗的超脫。最後兩句“知処東風,都在吟牋”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創作詩歌的喜悅,躰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追求。

白珽

宋元間錢塘人,字廷玉,號湛淵,又號棲霞山人。少穎敏,博通經史。世祖至元末授太平路儒學正,攝行教授事,建天門、採石二書院。仕至儒學副提舉。詩文一主於理,劉辰翁稱其詩逼陶、韋,書逼顏、柳。有《湛淵集》。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