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懷舊
去者不可憶,舊遊相見時。
凌霄徒更發,非是看花期。
倚玉交文友,登龍年月久。
東閣許聯牀,西郊亦攜手。
彼蒼何暖昧,薄劣翻居後。
重入遠師溪,誰嘗陶令酒。
伊昔會禪宮,容輝在眼中。
籃輿來問道,玉柄解談空。
孔席亡顏子,僧堂失謝公。
遺文一書壁,新竹再移叢。
始聚終成散,朝歡暮不同。
春霞方照日,夜燭忽迎風。
蟻斗聲猶在,鴞災道已窮。
問天應默默,歸宅太匆匆。
悽其履還路,莽蒼雲林暮。
九陌似無人,五陵空有霧。
緬懷山陽笛,永恨平原賦。
錯莫過門欄,分明識行路。
上智本全真,郤公況重臣。
唯應撫靈運,暫是憶嘉賓。
存信松猶小,緘哀草尚新。
鯉庭埋玉樹,那忍見門人。
拼音
所属合集
序
《慈恩寺懷舊》是唐代詩人李端的作品之一。慈恩寺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是中國佛教唯識宗(又稱法相宗、俱舍宗、慈恩宗)的祖庭。詩人曾與朋友一起到此寺遊玩,而今再遊此寺,朋友已逝,物是人非,由此悲從中來,遂書此詩。

李端
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出自趙郡李氏東祖。嘉祐從侄。少居廬山,師從名僧皎然學詩。大曆五年中進士,後歷任秘書省校書郎、終官杭州司馬。晚年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約卒於興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後數年。子李虞仲。據說李端曾在駙馬郭曖筵上立成七律二首。其詩多爲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喬億以爲李端詩「思致彌清,徑陌迥別,品第在盧允言、司空文明之上。」。傳世作品有《李端詩集》三卷。
► 240篇诗文
李端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次韻紅白蓮間生 》 —— [ 宋 ] 周必大
- 《 是年五月扈從上京宮學紀事絕句二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離憤五首正德戊辰年五月作是時閹瑾知劾章出我手矯旨收詣詔獄 其一 》 —— [ 明 ] 李夢陽
- 《 汪運幹餉酒 》 —— [ 宋 ] 方岳
- 《 朝鮮參政海崖使君遊歷至嘉州過訪郡齋情深文明語及三韓國是並中夏大局憂憤形於詞色殆豪傑之士也臨行書聯語見贈並祈一詩乃爲長句報之 》 —— [ 清 ] 雷鍾德
- 《 南窗下芭蕉盛開五月瀟然有秋意 》 —— [ 明 ] 孫一元
- 《 奉和御製夏中垂釣作 》 —— [ 宋 ] 徐鉉
- 《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夢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見成絶句三十八首 其十 》 —— [ 明 ] 黃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