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玉律傳佳節,青陽應此辰。 土牛呈歲稔,綵燕表年春。 臘盡星迴次,寒餘月建寅。 風光行處好,雲物望中新。 流水初銷凍,潛魚欲振鱗。 梅花將柳色,偏思越鄉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律:玉製的標準定音器。
  • 青陽:春天。
  • 土牛:用泥土製成的牛,古代用於立春時的祭祀活動,象徵春耕開始。
  • 歲稔:年成豐收。
  • 綵燕:彩色的燕子,這裏指立春時的裝飾物。
  • 星迴次:星宿的位置回到原來的次序,指歲末。
  • 月建寅:農曆正月,寅月。
  • 雲物:景物,景色。
  • 銷凍:解凍。
  • 振鱗:魚兒開始活躍,鱗片振動。
  • 越鄉人:指遠離家鄉的人。

翻譯

玉製的律管預示着節日的到來,春天應和着這個時辰。泥土製成的牛象徵着一年的豐收,彩色的燕子裝飾着新年的春天。臘月結束,星宿迴歸原位,寒冷之餘,月亮指示着正月。風景在行走中顯得格外美好,景物在望中顯得新鮮。流水開始解凍,潛藏的魚兒準備振鱗。梅花與柳色相映,特別思念遠離家鄉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立春節氣的景象,通過「玉律」、「青陽」等詞語傳達了春天的到來和節日的喜慶。詩中「土牛」、「綵燕」等具體形象,生動地表現了立春的傳統習俗和節日的氣氛。後半部分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如「流水銷凍」、「潛魚振鱗」,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結尾的「梅花將柳色,偏思越鄉人」則巧妙地融入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

冷朝陽

唐潤州江寧人。代宗大曆四年,登進士第。不待授官,即歸鄉省親,一時詩人多爲詩以送。後爲澤潞節度使薛嵩從事。德宗興元初,任太子正字。爲詩工寫景,長於五律。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