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除夜

晰晰燎火光,氳氳臘酒香。 嗤嗤童稚戲,迢迢歲夜長。 堂上書帳前,長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長,次第來稱觴。 七十期漸近,萬綠心已忘。 不唯少歡樂,兼亦無悲傷。 素屏應居士,青衣侍孟光。 夫妻老相對,各坐一繩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晰晰(xī xī):明亮的樣子。
  • 燎火:指祭祀或慶祝時點燃的火。
  • 氳氳(yūn yūn):形容香氣濃郁。
  • 臘酒:指農曆年末釀製的酒。
  • 嗤嗤(chī chī):形容兒童的嬉笑聲。
  • 迢迢(tiáo tiáo):形容時間長。
  • 歲夜:除夕夜。
  • 書帳:書桌。
  • 長幼:指家庭中的長輩和晚輩。
  • 合成行:排成一行。
  • 稱觴(chēng shāng):舉杯祝酒。
  • 萬綠:指世間萬物。
  • 素屏:指簡樸的屏風。
  • 居士:在家修行的佛教徒。
  • 青衣:指侍女或僕人。
  • 孟光:東漢時期的一位賢婦,以勤儉持家著稱。
  • 繩牀:用繩子編織的簡易牀。

翻譯

明亮的火光照耀着,濃郁的臘酒香氣瀰漫。孩子們嬉笑着玩耍,漫長的除夕夜漸漸流逝。在堂屋的書桌前,家中的長幼排成一行。因爲我年紀最大,大家依次來向我舉杯祝酒。七十歲的生日即將到來,對世間萬物的牽掛已漸漸忘卻。不再只有歡樂,也沒有悲傷。簡樸的屏風旁坐着居士,青衣侍女侍奉着賢婦孟光。夫妻倆老來相對而坐,各自坐在一張繩牀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除夕夜的家庭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家庭的和諧與寧靜。詩中「晰晰燎火光,氳氳臘酒香」生動地勾勒出了節日的氛圍,而「嗤嗤童稚戲,迢迢歲夜長」則傳達了時間的流逝和家庭的溫馨。後文通過「長幼合成行」和「次第來稱觴」展示了家族的秩序和尊重長輩的傳統。結尾處「夫妻老相對,各坐一繩牀」則體現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家庭和睦的珍視。整首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家庭和諧的生活態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