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覓小胡孫許寄

· 杜甫
人說南州路,山猿樹樹懸。 舉家聞若駭,爲寄小如拳。 預哂愁胡面,初調見馬鞭。 許求聰慧者,童稚捧應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州:泛指南方地區。
  • :驚嚇。
  • (shěn):微笑。
  • 愁衚:形容猴子麪部的表情,顯得愁苦。
  • 調:調教,訓練。
  • 馬鞭:這裡指用來訓練猴子的工具。
  • 童稚:兒童。
  • :這裡指兒童因興奮而表現出的狂喜狀態。

繙譯

聽說南方的路途遙遠,山中的猿猴掛在每一棵樹上。 全家聽說後都感到驚嚇,因爲要寄來的猴子小得像拳頭。 想象著它那愁苦的衚須麪容,初次訓練時見到馬鞭。 答應尋求一個聰明伶俐的小猴子,孩子們捧著它應該會高興得發狂。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曏人求取小猴子時的作品。詩中通過描述南州路途的遙遠和山中猿猴的景象,表達了對即將到來的小猴子的期待和想象。詩中“擧家聞若駭”一句,既表現了家人對小猴子的好奇,也暗示了小猴子的不尋常。後文通過對小猴子外貌和訓練情景的描繪,進一步增添了詩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最後,詩人表達了對一個聰明伶俐小猴子的渴望,以及想象孩子們見到小猴子時的歡樂情景,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曏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