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簡王明府

· 杜甫
葉縣郎官宰,周南太史公。 神仙才有數,流落意無窮。 驥病思偏秣,鷹愁怕苦籠。 看君用高義,恥與萬人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葉縣郎官宰:指葉縣的長官,郎官是古代官職,宰即長官。
  • 周南太史公:指周朝的史官,太史公是古代史官的尊稱。
  • 神仙才有數:意指才華出衆的人如同神仙一樣稀少。
  • 流落意無窮:形容詩人自己流離失所的心情深重。
  • 驥病思偏秣:驥(jì),良馬;病,疲憊;思偏秣,希望得到特別的喂養,比喻希望得到特別的關懷或幫助。
  • 鷹愁怕苦籠:鷹,猛禽;愁,憂慮;苦籠,睏苦的籠子,比喻不願意受到束縛。
  • 高義:高尚的品德或行爲。

繙譯

葉縣的長官,周朝的史官, 如同神仙般才華橫溢的人竝不多見, 我這流離失所的心情卻是無窮無盡。 良馬疲憊時希望得到特別的喂養, 猛禽憂慮時害怕睏苦的籠子。 看你用高尚的品德, 我羞於與衆人相同。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寫給葉縣王明府的,表達了對王明府高尚品德的贊賞以及自己流離失所的感慨。詩中,“神仙才有數”與“流落意無窮”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對才華與境遇的感慨。後兩句以馬和鷹爲喻,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特別關懷和自由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杜甫詩歌的深沉與韻味。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