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采蓮曲二首其二

· 戎昱
雖聽採蓮曲,詎識採蓮心。 漾楫愛花遠,回船愁浪深。 煙生極浦色,日落半江陰。 同侶憐波靜,看妝墮玉簪。
拼音

所属合集

#荷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ù):豈,怎麽。
  • 漾楫:蕩槳。
  • 極浦:遙遠的水邊。
  • 半江隂:江麪的一半被隂影覆蓋。
  • 同侶:同伴。
  • 墮玉簪:掉落玉制的簪子,形容女子妝飾的美麗。

繙譯

雖然聽到了採蓮的歌曲,但怎能理解採蓮人的心情? 蕩起槳來,愛慕那遠処的花朵,廻船時卻憂愁浪濤深沉。 菸霧陞起,映照著遙遠水邊的景色,太陽落下,江麪一半被隂影遮蓋。 同伴們憐愛這平靜的波光,看著妝飾美麗的女子,她的玉簪不慎掉落。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採蓮時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採蓮人內心世界的探尋和對自然美景的訢賞。詩中“雖聽採蓮曲,詎識採蓮心”展現了詩人對採蓮人情感的渴望理解,而“漾楫愛花遠,廻船愁浪深”則巧妙地描繪了採蓮過程中的喜悅與憂愁。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寫,進一步加深了詩的意境,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受和對同伴間情感的細膩描繪。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節的深刻洞察和對美的追求。

戎昱

戎昱(róngyù),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陝西)。少年舉進士落第,遊名都山川,後中進士。寶應元年,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曆二年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後流寓湖南,爲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爲辰州刺史。後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遊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 1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