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廬阜僧歸山陽

山陽舊社終經夢,容易言歸不可留。 瓶貯瀑泉離五老,錫搖江雨上孤舟。 魚行細浪分沙觜,雁逆高風下葦洲。 遙想枚皋宅邊寺,不知涼月共誰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山陽:地名,今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
  • 舊社:舊時的社團或集會。
  • 經夢:經歷夢境,此處指往事如夢。
  • 容易:此處指輕易,不費力。
  • 瓶貯瀑泉:用瓶子裝載的瀑布泉水,形容泉水清冽。
  • 五老:指五老峯,位於廬山。
  • 錫搖:錫杖搖動,指僧人出行。
  • 江雨:江上的雨。
  • 孤舟:單獨的小船。
  • 沙觜:沙洲的尖端。
  • 雁逆:雁羣逆風飛行。
  • 高風:強勁的風。
  • 葦洲:長滿蘆葦的洲渚。
  • 枚皋:人名,可能是指古代文人。
  • 涼月:清涼的月光。

翻譯

山陽的舊社團如今已成夢境,輕易地說要歸去卻難以挽留。 瓶中裝着五老峯下的瀑布泉水,錫杖搖動,江雨中獨自登上孤舟。 魚兒在細小的波浪中分開水面的沙洲尖端,雁羣逆着強風飛向蘆葦叢生的洲渚。 遙想枚皋宅旁的寺廟,不知清涼的月光下,與誰共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僧人離開山陽舊社,乘舟遠行的情景。詩中通過「瓶貯瀑泉」、「錫搖江雨」等意象,生動地表現了僧人的清高與超脫。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如「魚行細浪」、「雁逆高風」,進一步烘托出僧人旅途的孤寂與寧靜。結尾的「遙想枚皋宅邊寺,不知涼月共誰遊」則透露出詩人對往昔友人的懷念與對未來的遐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離別與遠行的深沉感慨。

李中

五代時南唐隴西人,字有中。爲淦陽宰。工詩文,有《碧雲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