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檻遣心(其二)

· 杜甫
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晴。 葉潤林塘密,衣乾枕蓆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淺把涓涓酒,深憑送此生。
拼音

譯文

蜀地四川的天氣常常在夜裏下雨,在水邊的欄杆旁已能看到天色轉晴。花葉被雨水淋得溼潤,樹林裏密密麻麻地佈滿水窪,我的衣服和枕蓆也乾了。我不能承受現在的體弱多病,又哪裏還看重功利與浮名。慢慢地倒酒來飲,我憑藉它來陪伴我的餘生。

注釋

蜀天:蜀中雅州,常多陰雨,號曰漏天。 檻:欄杆。 祗(zhī):恭敬。 尚:崇尚,注重。 浮名:虛名。 涓涓:細水緩流的樣子。

賞析

前兩聯寫景,後兩聯言志。開篇描繪的是四川一帶夜裏常常多雨的天氣:晚上淅淅瀝瀝地下了一整夜的雨,等第二天出門以後,靠在水邊的欄杆上遠望,纔看到天色已經開始放晴。夜裏的降雨和天明後的放晴構成了對比,烘托出晴朗天氣的可貴,由此也引出下文。由於雨水的淋洗,四周的花葉變得很溼潤,樹林裏也佈滿了水窪;淋溼的衣服已經乾了,枕蓆也變得乾淨。“葉潤林塘密”,表現出詩人生活環境的清幽和靜謐;“衣乾枕蓆清”,顯示出夜雨的綿長細密,也顯示出詩人住所的簡陋。緊接着,詩人描寫了自己年老多病的現狀,表達了他厭倦浮名的心情。“不堪”說明詩人老邁之甚,“何得”說明他對浮名厭倦之深,語氣強烈,感情激盪。最後兩句寫他慢慢倒酒而飲,藉此來消遣餘生,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和無奈之情。這首詩與前詩相比基調就沉重了些,描繪了一番蜀地的景象。在詠物的同時抒發了詩人對現實的種種不滿和鬱郁不得志,而又感慨自己老邁無力去改變現世,無奈飲酒來得以消遣。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