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
歇手不判案,舉頭仍見山。
雖來鞍馬上,不離詩酒間。
濟源三臨泛,王屋一登攀。
猶嫌百里近,祇得十日閒。
明朝卻歸府,塵事如循環。
猶聽瑤華曲,稍開風土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濟源:地名,位於今河南省。
- 枉舒:枉,謙辭,表示對方的行爲對自己是一種「枉顧」或「枉駕」;舒,可能是指舒員外,即詩中的受贈者。
- 三臨泛:三次遊覽水邊。
- 王屋:山名,位於河南省濟源市。
- 瑤華曲:美妙的音樂。
- 風土顏:指地方的風土人情。
翻譯
我停止了手頭的工作不再判案,擡頭依然能看到山巒。雖然身在馬背上奔波,卻從未離開過詩歌與酒的陪伴。我三次來到濟源的水邊遊玩,一次登上王屋山。仍然覺得百里之內的距離太近,只得到了十天的閒暇。明天一早就要回到官府,塵世間的事務像循環一樣無休無止。但仍然願意聆聽那美妙的音樂,稍微領略一下這裏的風土人情。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白居易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詩中,「歇手不判案,舉頭仍見山」展現了詩人對山水之美的留戀,而「雖來鞍馬上,不離詩酒間」則體現了詩人即使在忙碌的公務中,也不忘享受詩歌和酒帶來的樂趣。詩的後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短暫閒暇的珍惜和對迴歸官場生活的無奈,但即便如此,他仍願意在繁忙之餘,通過音樂來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