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季夏:夏季的最後一個月,即農曆六月。
- 鄉弟:同鄉的弟弟。
- 韶:人名,詩中的鄉弟。
- 黃門從叔:指宦官的叔父,黃門即宦官。
- 令弟:對他人弟弟的尊稱。
- 蒼水使:古代官名,負責管理水利的官員。
- 名家:有名望的家族。
- 杜陵:地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杜甫的祖籍。
- 比來:近來。
- 相國:古代官職,相當於宰相。
- 安蜀:安定蜀地,蜀即今四川一帶。
- 歸赴:返回。
- 朝廷:皇帝的朝會,代指中央政府。
- 秦:指陝西一帶,古稱秦。
- 舍舟策馬:棄船上馬,指從水路轉爲陸路。
- 論兵地:討論軍事的地方。
- 拖玉腰金:形容官員服飾華麗,玉和金分別指玉帶和金飾。
- 報主身:報效君主的身體,即爲國家效力。
- 莫度:不要過度。
- 清秋:清爽的秋天。
- 吟蟋蟀:吟詠蟋蟀的鳴叫,常用來形容秋天的景象。
- 黃閣:古代宰相辦公的地方。
- 畫麒麟:指繪有麒麟圖案的屏風,象徵着高官顯貴。
翻譯
我的同鄉弟弟韶,尚且擔任着蒼水使的職務,名門望族中無人能出杜陵人之外。近來相國兼任安定蜀地的職責,返回朝廷時已經進入了秦地。捨棄舟船,策馬前行,討論軍事的地方,身着華麗的玉帶和金飾,報效君主。不要過度沉醉於清秋時節蟋蟀的吟唱,早早地聽說黃閣中已經畫上了麒麟,預示着高官顯貴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季夏時節送別同鄉弟弟韶時所作。詩中,杜甫讚美了韶的家族背景和官職,同時也表達了對韶未來仕途的期望。詩中「舍舟策馬論兵地,拖玉腰金報主身」描繪了韶的英勇形象和忠誠報國之心。末句「莫度清秋吟蟋蟀,早聞黃閣畫麒麟」則是對韶的勸勉,希望他不要沉溺於秋日的閒適,而應早日成就功名,進入朝廷的高層。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對同鄉弟弟的深厚情誼和對其未來的美好祝願。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