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

· 杜甫
百年已過半,秋至轉飢寒。 爲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崔五侍御:姓崔的第五位侍御史,具體名字不詳。
  • 高彭州:指高適,當時任彭州刺史。
  • 百年已過半:指人生已過半百,即五十歲。
  • 秋至:秋天到來。
  • :變得。
  • 飢寒:飢餓和寒冷。
  • 爲問:請問。
  • 彭州牧:彭州的行政長官,這裏指高適。
  • 救急難:救助急迫的困難。

翻譯

人生已經過半百,秋天到來,生活變得飢寒交迫。 請問彭州的行政長官高適,何時能救助我這急迫的困難?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晚年貧困潦倒時所作,表達了他對生活的無奈和對朋友的求助。詩中「百年已過半,秋至轉飢寒」描繪了詩人晚年的生活困境,而「爲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則直白地表達了他對高適的期待和求助。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杜甫在困境中的堅韌和對友情的珍視。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