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垂老:接近老年。
- 戎衣:軍服。
- 歸休:歸家休息。
- 漁舟:捕魚的船。
- 急水:急流的水。
- 獵火:打獵時點燃的火。
- 著:點燃。
- 高林:高大的樹林。
- 習池:習家池,指習家園林,這裏指遊玩的地方。
- 梁甫吟:古代楚地的一種民歌,這裏指吟唱悲傷的歌曲。
- 干戈:古代兵器,這裏指戰爭。
- 偃息:停止。
- 出處:指出仕與隱退。
翻譯
接近老年,穿着窄小的軍服,歸家休息時寒意更濃。 漁船在急流中行駛,獵人在高大的樹林中點燃火把。 日間常在習家池邊醉酒,憂愁時吟唱悲傷的梁甫吟。 戰爭尚未停止,出仕與隱退之間,我心何去何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晚年的生活狀態和內心的矛盾。詩中,「垂老戎衣窄」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年老體衰的現實,也隱含了對過去軍旅生涯的回憶。後文通過對漁舟、獵火等自然景象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平靜生活的嚮往。然而,「干戈未偃息」一句,又揭示了戰亂未平的現實,使詩人陷入了出仕與隱退的矛盾之中。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杜甫晚年的心境和對時局的感慨。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