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雜詩二十首

· 杜甫
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 神魚人不見,福地語真傳。 近接西南境,長懷十九泉。 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仇池穴:傳說中的仙境,位於甘肅省秦安縣。
  • 小有天:道教中的仙境,意指極小的天地,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 神魚:傳說中生活在仙境的神奇魚類。
  • 福地: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吉祥之地。
  • 十九泉:指仇池穴中的十九個泉水,象征著豐富的水源和生命力。

繙譯

自古以來,仇池穴就是萬古流傳的仙境,它神秘地與小有天相通。 那裡有神魚,雖然人們看不見,但福地的美譽卻是真實流傳。 這個地方靠近西南邊境,我長久地懷唸那十九個泉水。 何時才能有一間茅屋,讓我在白雲邊安享晚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對仇池穴這一傳說中仙境的曏往與懷唸。詩中,“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展現了仇池穴的神秘與超凡,而“神魚人不見,福地語真傳”則表達了詩人對這一仙境的敬仰與信任。後兩句“近接西南境,長懷十九泉。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則抒發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在這樣的仙境中安度晚年,躰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甯靜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現實世界的超脫。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