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段上人院壁畫古鬆
石上盤古根,謂言天生有。安知草木性,變在畫師手。
陰深方丈間,直趣幽且閒。木紋離披勢搓捽,中裂空心火燒出。
掃成三寸五寸枝,便是千年萬年物。莓苔濃淡色不同,一面死皮生蠹蟲。
風霜未必來到此,氣色杳在寒山中。孤標可玩不可取,能使支公道場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盤古根:指樹木的根系盤曲古老。
- 謂言:說。
- 天生有:自然生成。
- 變在:變化在於。
- 畫師手:畫家的手筆。
- 陰深:幽深。
- 方丈:指寺廟中的住持居室,也泛指寺廟。
- 直趣:直接的感受。
- 幽且閒:幽靜而閒適。
- 木紋:樹木的紋理。
- 離披:分散,散亂。
- 勢搓捽:形態扭曲。
- 中裂:中間裂開。
- 空心:樹幹中心空洞。
- 火燒出:因火燒而形成。
- 掃成:描繪成。
- 三寸五寸枝:形容樹枝短小。
- 莓苔:苔蘚。
- 濃淡色不同:顏色深淺不一。
- 一面死皮:一面是枯死的樹皮。
- 生蠹蟲:有蟲蛀。
- 風霜:自然的風霜。
- 未必來到此:不一定能到達這裏。
- 氣色:氣息和色彩。
- 杳在:深遠地存在於。
- 寒山:寒冷的山中。
- 孤標:獨特的標誌。
- 可玩不可取:可以欣賞但不能擁有。
- 支公:指佛教中的高僧支遁。
- 道場:修行的地方。
翻譯
石上的古鬆根系盤曲,人們說這是自然生成的。但誰知道草木的本性,竟能在畫師的手中變化。在幽深的寺廟中,直覺感受到的是幽靜與閒適。樹木的紋理散亂扭曲,中間裂開,空心的部分因火燒而形成。描繪成三寸五寸的短小樹枝,彷彿是千年萬年的古物。苔蘚的顏色深淺不一,一面是枯死的樹皮,上面還有蟲蛀。自然的風霜未必能到達這裏,但氣息和色彩卻深遠地存在於寒冷的山中。這獨特的標誌,可以欣賞卻不能擁有,它能使高僧的修行地顯得更加古老。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壁畫中古鬆的描繪,展現了畫師高超的藝術技巧和對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詩中,「石上盤古根」與「變在畫師手」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畫師將自然之物轉化爲藝術之美的能力。後文通過對古鬆細節的描寫,如「木紋離披勢搓捽」、「中裂空心火燒出」,進一步增強了畫面的生動性和真實感。最後,詩人以「孤標可玩不可取」作結,表達了對藝術作品的欣賞態度,同時也體現了對自然與藝術界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