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歌
甓社湖中出明月,斯須千山萬山白。
燭龍馳影不敢眠,淮上風煙黯無色。
鼪鼯起啼鰍鱔舞,荷風驚濤戰南浦。
湖天無光湖水立,夜半行空灑飛雨。
東方搖搖天欲曙,畢逋啼老扶桑樹。
淮天幽幽澹空素,老蚌潛輝寂無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甓社湖:古代湖泊名,具體位置不詳。
- 斯須:片刻,一會兒。
- 燭龍:古代神話中的神獸,能吐火照明。
- 鼪鼯:一種小型的哺乳動物,類似松鼠。
- 鰍鱔:泥鰍和鱔魚。
- 荷風:荷葉間的風。
- 驚濤:洶涌澎湃的波濤。
- 南浦:南面的水邊,常指送別之地。
- 湖天無光湖水立:形容湖面平靜,天空無光。
- 行空灑飛雨:形容雨從空中灑落。
- 東方搖搖天欲曙:東方天空微微泛白,天將亮。
- 畢逋:古代傳說中的鳥名,常用來形容鳥鳴。
- 扶桑樹:古代神話中的神樹,太陽升起的地方。
- 淮天幽幽澹空素:淮南的天空幽靜而淡雅。
- 老蚌潛輝寂無處:老蚌藏匿其光,靜默無聞。
翻譯
在甓社湖中升起了明月,頃刻間,千萬座山巒都被月光染白。 燭龍的影子在湖中匆匆移動,不敢安眠,淮河上的風煙顯得黯淡無光。 小動物們開始啼叫,泥鰍和鱔魚在水中舞動,荷葉間的風激起了驚濤駭浪,戰鬥在南面的水邊。 湖面上的天空失去了光彩,湖水靜立不動,夜半時分,空中灑下了飛雨。 東方的天空微微泛白,天即將破曉,畢逋的啼叫聲在扶桑樹下回蕩。 淮南的天空幽靜而淡雅,老蚌藏匿其光,靜默無聞。
賞析
這首作品以淮南的夜景爲背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夜晚的神祕與壯美。詩中「甓社湖中出明月,斯須千山萬山白」描繪了月光照耀下的山川,形成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後文通過「燭龍馳影」、「鼪鼯起啼」等細節,增添了神話色彩和自然界的生動氣息。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獨特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