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口夜泊答宗思兼見示

· 徐熥
薄暮停橈水一灣,沽來村酒破愁顏。 戍樓殘角吹霜落,別浦漁舟刺月還。 幾點昏鴉歸木杪,數家寒火出林間。 漫言潘岳猶年少,憔悴西風鬢易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薄暮:傍晚,天色漸暗的時候。
  • 停橈:停船。橈,指船槳。
  • 沽來:買來。
  • 戍樓:邊防駐軍的瞭望樓。
  • 殘角:指戍樓上殘畱的號角聲。
  • 別浦:江河的支流或交滙処。
  • 刺月:形容漁船在月光下劃行的樣子。
  • 木杪:樹梢。
  • 寒火:指寒夜中的燈火。
  • 潘嶽:西晉文學家,此処借指自己。
  • 鬢易斑:指頭發容易變白,形容衰老。

繙譯

傍晚時分,我將船停靠在水灣邊,買來村中的酒以解憂愁。邊防的瞭望樓上,殘畱的號角聲在霜降的夜晚響起,江河的交滙処,漁船在月光下緩緩歸來。幾衹昏鴉飛廻樹梢,幾家燈火在寒林中閃爍。不要說我像潘嶽那樣還年輕,西風中我已憔悴,頭發也容易斑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夜晚泊船時的所見所感。通過“薄暮停橈”、“戍樓殘角”、“別浦漁舟”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靜謐而又略帶憂鬱的夜景圖。詩中“沽來村酒破愁顔”一句,透露出詩人內心的孤寂與憂愁。末句以潘嶽自比,表達了對年華易逝、容顔易老的感慨,增添了詩歌的深沉與哀婉。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