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

風軟扁舟穩,行依綠水堤。 孤尊秋露滑,短棹晚煙迷。 夜靜月初上,江空天更低。 飄飄信流去,誤過子猷溪。
拼音

所属合集

#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扁舟:小船。
  • 孤尊:孤獨的酒杯,這裏指獨自飲酒。
  • 短棹:短小的船槳。
  • 飄飄:形容船行輕快。
  • 子猷:人名,東晉時期的文學家王徽之的字,這裏可能指代某個特定的溪流或地點。

翻譯

微風輕柔,小船行駛得穩穩當當,沿着綠水的堤岸前行。 獨自舉杯,秋露滑落,短槳划動,晚煙繚繞,景色迷離。 夜深人靜,月亮初升,江面空闊,天空顯得更低。 船行輕快,隨意漂流,不知不覺錯過了子猷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夜晚泛舟江上的寧靜畫面。詩中,「風軟扁舟穩」一句,既表達了風和日麗的自然環境,又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平靜與安詳。後文通過「孤尊秋露滑,短棹晚煙迷」進一步以景抒情,展現了詩人獨酌時的孤寂與江上晚景的朦朧美。結尾的「飄飄信流去,誤過子猷溪」則帶有幾分隨遇而安的豁達,同時也流露出對未知旅程的淡淡憂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以及對人生旅途的感慨。

戴叔倫

戴叔倫

戴叔倫,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爲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今存詩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細辨僞。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