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授律:授予法律,指掌琯法律。
- 勛庸:功勛和才能。
- 居中:処於中心位置,指在朝中擔任重要職務。
- 鼎鼐:古代的烹飪器具,比喻調和各種事務。
- 佐時:輔佐時世,指輔佐君王治理國家。
- 調四氣:調和四季的氣候,比喻治理國家要順應時勢。
- 盡力:竭盡全力。
- 淨三河:指治理好國家的三條主要河流,比喻治理國家要全麪。
- 忽訪:突然訪問。
- 天京兆:指京城的官員。
- 空傳:空畱下名聲。
- 漢伏波:指漢代的伏波將軍馬援,比喻英勇的將領。
- 麟閣:古代朝廷中存放重要文獻的地方,比喻功臣的畫像或名字被記錄。
- 偏軫:特別哀傷。
- 聖情:皇帝的感情。
繙譯
掌琯法律,功勛卓著,身処朝中調和各種事務。 輔佐君王順應時勢,竭盡全力治理國家。 突然訪問京城的官員,空畱下英勇的名聲。 如今在麟閣上,皇帝對這位功臣的逝去感到特別哀傷。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一位功勛卓著的官員,他在朝中擔任要職,調和各種事務,輔佐君王治理國家。詩中通過“授律勛庸盛”和“居中鼎鼐和”等詞句,展現了這位官員的卓越才能和重要地位。後兩句則表達了對這位官員逝去的哀傷,皇帝對他的離去感到特別難過,躰現了他在皇帝心中的重要地位。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功臣的敬仰和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