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聖制中和節賜百官宴集因示後懷
萬方慶嘉節,宴喜皇澤均。
曉開蓂葉初,景麗星鳥春。
藻思貞百度,著明並三辰。
物情舒在陽,時令弘至仁。
衢酒和樂被,薰絃聲曲新。
賡歌武弁側,永荷玄化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和:應和別人的詩。
- 聖制:皇帝所作的詩文。
- 中和節:古代節日,農曆二月初一,又稱中和日。
- 宴喜:宴會上的喜悅。
- 皇澤:皇帝的恩澤。
- 蓂葉:傳說中的瑞草,每月初一始生的瑞應。
- 景麗:景色美麗。
- 星鳥:指春天星象,如鳥宿星。
- 藻思:文采和思想。
- 貞百度:指文采和思想堅定不移。
- 著明:顯著,明顯。
- 三辰:指日、月、星。
- 物情:事物的情態。
- 舒在陽:在陽光下舒展。
- 時令:季節。
- 弘至仁:弘揚至高的仁德。
- 衢酒:泛指酒。
- 和樂被:和諧的音樂覆蓋。
- 薰弦:指和諧的音樂。
- 賡歌:繼續歌唱。
- 武弁:武士的帽子,這裏指武士。
- 永荷:永遠承受。
- 玄化醇:深奧的教化醇厚。
翻譯
在萬方慶祝的美好節日裏,我們享受着皇帝恩澤的宴會。清晨,蓂葉初開,春日的景色美麗,星象如鳥般璀璨。文采和思想堅定不移,顯著如同日、月、星。事物的情態在陽光下舒展,季節弘揚着至高的仁德。酒與和諧的音樂覆蓋全場,新曲的絃聲悠揚。在武士的身旁繼續歌唱,永遠承受着深奧教化的醇厚。
賞析
這首詩是權德輿應和皇帝的詩作,讚美了中和節的盛況和皇帝的恩澤。詩中通過描繪春日的美景和節日的喜慶氛圍,表達了作者對皇帝仁德的讚美和對和諧社會的嚮往。詩的語言華麗,意境開闊,展現了唐代宮廷詩的典型風格。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節日氛圍的渲染,詩人巧妙地將個人的情感與對國家的忠誠結合在一起,體現了唐代文人對國家和皇權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