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聖制九月十八日賜百寮追賞因書所懷
錫宴朝野洽,追歡堯舜情。
秋堂絲管動,水榭煙霞生。
黃花媚新霽,碧樹含餘清。
同和六律應,交泰萬宇平。
春藻下中天,湛恩闡文明。
小臣諒何以,亦此彯華纓。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錫宴:賜宴,皇帝賜予的宴會。
- 朝野:朝廷和民間。
- 追歡:追尋歡樂。
- 堯舜情:指古代聖明君主堯舜的仁政和民本思想。
- 秋堂:秋天的殿堂。
- 絲管:指絃樂器和管樂器,泛指音樂。
- 水榭:建在水邊或水上的亭臺,用以休息或觀景。
- 煙霞:煙霧和雲霞,常用來形容景色優美。
- 黃花:指菊花。
- 新霽:雨後天晴。
- 碧樹:綠樹。
- 餘清:餘下的清新。
- 六律:古代音樂的六個音律,這裏指和諧的音樂。
- 應:相應,和諧。
- 交泰:天地之氣相交,比喻國家太平,社會和諧。
- 萬宇:指天下,宇宙。
- 春藻:春天的水草,這裏比喻美好的事物。
- 中天:天空的中央,比喻國家處於鼎盛時期。
- 湛恩:深厚的恩澤。
- 闡文明:闡揚文明,指推廣文化教育。
- 小臣:謙稱自己,指作者本人。
- 彯華纓:飄動的華麗帽帶,指參與盛大的儀式。
翻譯
賜宴使得朝廷與民間都歡慶,追尋着堯舜時代的歡樂情懷。 秋天的殿堂中音樂悠揚,水邊的亭臺上煙霞繚繞。 菊花在新晴後顯得格外嬌媚,綠樹帶着餘下的清新。 和諧的音樂與天地相應,國家太平,社會和諧,萬物安寧。 春天的水草在天空中央盛開,深厚的恩澤推廣着文明。 我這樣的小臣又能做什麼呢,也只能在這盛大的儀式中飄動着華麗的帽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皇帝賜宴的盛況,以及詩人對國家太平、社會和諧的讚美。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秋堂、絲管、水榭、煙霞等,營造出一幅和諧美好的畫面。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國家繁榮昌盛的喜悅和對皇帝恩澤的感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唐代盛世的文化氛圍和詩人的忠誠情懷。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大臣。字載之,行三。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家於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名士權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闢之。德宗聞其材,召爲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賓客。俄復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議論持異,德輿從容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爲山南西道節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於道,年六十。贈左僕射,諡曰文。
► 391篇诗文
權德輿的其他作品
- 《 題柳郎中茅山故居 》 —— [ 唐 ] 權德輿
- 《 自楊子歸丹陽初遂閒居聊呈惠公 》 —— [ 唐 ] 權德輿
- 《 送少清赴潤州參軍因思練舊居 》 —— [ 唐 ] 權德輿
- 《 和九華觀見懷貢院八韻 》 —— [ 唐 ] 權德輿
- 《 郊居歲暮因書所懷 》 —— [ 唐 ] 權德輿
- 《 星名詩 》 —— [ 唐 ] 權德輿
- 《 送密秀才吏部駮放後歸蜀應崔大理序 》 —— [ 唐 ] 權德輿
- 《 送袁中丞持節冊南詔五韻 》 —— [ 唐 ] 權德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