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離別

人生天地間,瞥若六轡馳。 夭壽既常數,奈何生別離。 跡當中人域,正性日已衰。 是非千萬境,杳靄情塵滋。 出門事何常,暫別亦難期。 冉冉嘆流景,悠悠限山陂。 盡此一夕歡,華樽會前墀。 雞鳴東方曙,夙駕臨通逵。 欲出強移步,欲留難致辭。 兩情不得已,念此留何爲。 天明去已遠,寂默居人歸。 入門覆上堂,恍恍生驚疑。 經履同遊處,猶言常相隨。 覽物或臨盤,翻怪來何遲。 乃知前日歡,本爲今日悲。 特此別後心,寧及未見時。 則知交疏分,久久翻易持。 報君未別後,別後當自知。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piē):一瞬間。
  • 六轡(pèi):古代馬車的六條繮繩,比喻時間的流逝。
  • 夭壽:短命和長壽。
  • 中人:普通人。
  • 杳靄(yǎo ǎi):深遠而模糊的樣子。
  • 情塵:情感的塵埃,指紛繁的情感。
  • 冉冉:漸漸地。
  • 流景:流逝的時光。
  • 山陂(bēi):山坡。
  • 華樽(zūn):華美的酒杯。
  • 前墀(chí):前面的臺階。
  • 通逵(kuí):大道。
  • 翻怪:反而奇怪。
  • 交疏:交往疏遠。
  • (fèn):緣分。

翻譯

人生在天地之間,就像六轡在瞬間馳騁。 無論是短命還是長壽,都是命中註定,爲何還要經歷生離死別呢? 作爲普通人,我們的正直本性日漸衰微。 在千萬種是非中,紛繁的情感如塵埃般滋生。 出門在外,事情無常,短暫的離別也難以預料。 我嘆息着流逝的時光,望着遙遠的山坡感到無奈。 今夜的歡聚,我們用華美的酒杯在前面的臺階上慶祝。 雞鳴預示着東方的曙光,我早早地駕車踏上大道。 想要離開卻勉強移步,想要留下卻難以開口。 兩情相悅卻不得不分離,思考着留下又有何意義。 天亮後離去已遠,靜默中看着鄰居歸來。 進門後又上堂,心中驚疑不定。 經過曾經共同遊玩的地方,彷彿還能聽到你的聲音。 看着周圍的景物,反而奇怪你爲何來得這麼遲。 這才明白前日的歡樂,原來是爲了今日的悲傷。 特別在這別後的心情,甚至比未見時還要強烈。 我知道我們的交往已經疏遠,長久以來反而更容易堅持。 告訴你別後的感受,別後你自然會明白。

賞析

這首作品深刻表達了人生短暫、離別無常的主題。詩人通過比喻人生如六轡馳騁,強調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詩中對離別的無奈和悲傷情感的描寫,以及對過去歡樂的回憶和對未來的不確定,都展現了詩人對人生深刻的感悟和複雜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權德輿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大臣。字載之,行三。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家於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名士權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闢之。德宗聞其材,召爲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賓客。俄復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議論持異,德輿從容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爲山南西道節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於道,年六十。贈左僕射,諡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