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父詞
山北饒朽木,山南多枯枝。
枯枝作採薪,爨室私自知。
詰朝礪斧尋,視暮行歌歸。
先雪隱薜荔,迎暄臥茅茨。
清澗日濯足,喬木時曝衣。
終年登險阻,不復憂安危。
盪漾與神遊,莫知是與非。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爨室(cuàn shì):廚房。
- 詰朝(jié zhāo):早晨。
- 礪斧(lì fǔ):磨斧頭。
- 薜荔(bì lì):一種植物,常綠藤本。
- 茅茨(máo cí):茅屋。
- 濯足(zhuó zú):洗腳。
- 曝衣(pù yī):曬衣服。
繙譯
山北多朽木,山南則枯枝遍佈。 枯枝被用作柴火,這秘密衹有廚房自知。 清晨磨斧準備,傍晚唱歌歸來。 在雪前隱匿於薜荔之中,迎接煖陽則躺臥茅屋。 清澈的谿水常用來洗腳,高大的樹木下曬衣。 整年攀登險阻,不再擔憂安危。 心霛隨波蕩漾,神遊四方,不知何爲是與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樵夫的日常生活,通過對比山北的朽木與山南的枯枝,展現了自然界的多樣性。詩中“枯枝作採薪”一句,簡潔地表達了樵夫的勞作情景。後文通過描述樵夫清晨磨斧、傍晚歸來的生活節奏,以及他在自然中的簡單生活,如隱於薜荔、臥於茅茨、濯足曝衣,傳達出一種超脫世俗、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活態度。結尾的“蕩漾與神遊,莫知是與非”更是深化了這種超然物外、忘卻紛擾的意境。

儲光羲
唐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玄宗開元十四年進士。任馮翊、汜水、安宜、下邽等縣尉。後隱居終南。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遷監察御史。安祿山陷長安,迫受僞職。後脫身歸朝,貶死於嶺南。有集。
► 2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