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偈

· 龐蘊
黃葉飄零化作塵,本來非妄亦非真。 有情故宅含秋色,無名君子湛然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jì):佛教中的一種詩歌形式,通常用於表達禪理或修行心得。
  • 黃葉:秋天的落葉,常用來象徵衰老和無常。
  • 飄零:隨風飄落。
  • 化作塵:變成塵土,指事物的消逝和迴歸自然。
  • 非妄亦非真:既不是虛幻的,也不是真實的,表達了一種超越二元對立的禪理。
  • 有情:指有情感的生命,這裏特指人。
  • 故宅:舊時的住宅,這裏可能比喻人的內心或精神世界。
  • 含秋色:帶有秋天的色彩,暗指憂鬱或哀愁的情緒。
  • 無名君子:沒有名字的君子,指那些不求名利、淡泊名利的人。
  • 湛然:清澈明亮的樣子,這裏形容心境的寧靜和清明。
  • :春天的景象,常用來象徵生機和希望。

翻譯

秋天的黃葉隨風飄落,最終化作塵土,這既不是虛幻的也不是真實的。有情感的人們的內心,如同故宅中瀰漫着秋天的哀愁;而那些不求名利的君子,他們的心境卻如同清澈明亮的春天。

賞析

這首詩通過黃葉的飄零和化塵,表達了生命無常和事物變遷的主題。詩中「非妄亦非真」一句,體現了禪宗的超越性,即超越真實與虛幻的對立。後兩句通過對「有情故宅」和「無名君子」的對比,描繪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心境:一種是充滿秋意、帶有哀愁的情感世界,另一種則是如春水般清澈、寧靜的精神狀態。整首詩簡潔而深刻,通過自然景象和人物心境的對比,傳達了禪宗對於生命和存在的深刻理解。

龐蘊

唐衡州衡陽人,字道玄。嗜佛法,曾謁僧人石頭。因厭貪俗,沉家財於洞庭,鬻竹器以爲生。後居襄陽,世稱龐居士。工詩。有《詩偈》。 ► 207篇诗文

龐蘊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