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錢塘懷古詩次韻六首

南渡中興日,君臣此建都。 共憤太宰讒,子胥終見屠。 武穆何由死,欲聽延秋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姑蘇:今江蘇蘇州。
  • 錢塘:今浙江杭州。
  • 南渡中興日:指南宋建立之初,宋高宗趙構南渡長江,定都臨安(今杭州),史稱南宋。中興,指國家由衰落而復興。
  • 君臣:君主和臣子。
  • 太宰:古代官名,此處指秦檜,南宋初年的宰相,以陷害忠良著稱。
  • :說別人的壞話。
  • 子胥:指伍子胥,春秋時期吳國大夫,因忠言直諫而被吳王夫差所殺。
  • 見屠:被殺害。
  • 武穆:指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死後被追封爲武穆王。
  • 何由死:因何而死,指岳飛被秦檜陷害致死。
  • 延秋烏:傳說中的一種鳥,據說聽到它的叫聲會有不幸的事情發生。這裏比喻岳飛的死訊。

翻譯

在南宋中興的日子裏,君主和臣子在這裏建立了都城。 共同憤恨太宰的讒言,子胥最終被殺害。 武穆王岳飛爲何而死,我們只能聽到延秋烏的悲鳴。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回顧南宋初年的歷史事件,表達了對忠良被害的悲憤之情。詩中提到的「南渡中興日」指的是南宋的建立,而「君臣此建都」則指宋高宗在臨安(今杭州)建立都城。詩中「共憤太宰讒,子胥終見屠」直接指責了秦檜的讒言導致忠良如伍子胥般的岳飛被害。最後一句「武穆何由死,欲聽延秋烏」則以延秋烏的悲鳴來象徵岳飛的悲劇命運,表達了對這段歷史的深切哀悼和對忠臣的懷念。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歷史的反思和對忠良的敬仰。

陳汝言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惟允,號秋水,陳汝秩弟。與兄齊名,有大髯、小髯之稱。工詩善畫。倜儻知兵,嘗參張士誠軍事。洪武初以薦任濟南經歷。坐事死,臨難從容繪畫,畫畢就刑。有《秋水軒詩稿》。 ► 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