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 秋江歸隱圖

· 陳霆
菰米炊香鱸入饌,吳淞景屬三秋。長江潮上水雲浮。好風如箭,天際送歸舟。 回首功名成一夢,歸來鬆菊應羞。何人相候坐沙頭。平林暝處,鴉背夕陽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菰米:一種水生植物的種子,可食用。
  • 炊香:烹飪時散發出的香味。
  • :一種魚,常用於烹飪。
  • :食物,菜餚。
  • 吳淞:地名,今上海一帶。
  • 三秋:指秋季的第三個月,即深秋。
  • 潮上:潮水上漲。
  • 水雲浮:水面上漂浮的雲霧。
  • 好風如箭:形容風速快,像箭一樣。
  • 天際:天空的盡頭。
  • 功名:指官職和名聲。
  • 鬆菊:松樹和菊花,常用來象徵高潔和長壽。
  • :羞愧。
  • 沙頭:沙灘的盡頭。
  • 平林:平坦的樹林。
  • :日落,黃昏。
  • 鴉背:烏鴉的背,這裏指烏鴉飛翔的方向。
  • 夕陽收:夕陽落下。

翻譯

用菰米煮出香氣,鱸魚成爲佳餚,吳淞的美景屬於深秋。長江的潮水上漲,水面上漂浮着雲霧。風速快如箭,天邊送走了歸舟。 回首過去的功名,如今已成一場夢,歸來時,松樹和菊花或許會感到羞愧。有人在沙灘盡頭相候。在平坦的樹林深處,烏鴉背對着夕陽,夕陽緩緩落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秋江歸隱的圖景,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和深沉的情感表達,展現了詩人對過去功名的超然態度和對歸隱生活的嚮往。詩中「菰米炊香鱸入饌」等句,以食物和景色的描寫,傳達出秋日的寧靜與豐饒。而「回首功名成一夢」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世俗功名的看淡,以及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歸隱生活的無限嚮往和內心的寧靜安詳。

陳霆

明浙江德清人,字聲伯。弘治十五年進士。授刑科給事中。正德初以忤劉瑾謫判六安,瑾誅復起,歷山西提學僉事卒。博洽多聞,工詩、詞、古文,留心風教。有《唐餘紀傳》、《兩山墨談》、《山堂瑣語》、《水南稿》、《渚山堂詩話》、《渚山堂詞話》。 ► 2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