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至何仙姑壇作

鳳子初生即羽翰,龍孫未老已檀欒。 月中自解飛金鏡,天上何勞墜玉棺。 萼綠早歸瑤水去,麻姑時上石樓看。 阿瓊漫把簫聲寄,吹徹籠蔥夜夜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何仙姑:傳說中的仙女。
  • :廟宇。
  • 鳳子:鳳凰的子孫,比喻出生就有出衆的才華。
  • 羽翰:羽毛,比喻文採。
  • 龍孫:龍的後代,比喻有著卓越才華的年輕人。
  • 檀欒:指檀木和欒樹,傳說中爲仙木。
  • 金鏡:傳說中月亮中的寶鏡。
  • 玉棺:傳說中天上的仙人墜落後葬身的地方。
  • :花萼。
  • 瑤水:傳說中仙女居住的地方。
  • 麻姑:傳說中的仙女。
  • 石樓:傳說中仙女居住的地方。
  • 阿瓊:傳說中的仙女。
  • :一種樂器。
  • 籠蔥:傳說中仙女居住的地方。

繙譯

在何仙姑的廟宇裡寫下這首詩 [明]屈大均 鳳凰的後代一出生就有出衆的文採,龍的後代尚未老去就已經有了超凡的才華。 月亮中的寶鏡自己解開,天上的仙人何必墜落到玉棺中。 花萼綠色的早已廻到瑤池,麻姑時常登上石樓覜望。 阿瓊常常用簫聲傳達思唸,吹響籠蔥,夜夜寒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仙女何仙姑的神秘形象,通過對鳳凰、龍的後代以及仙界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仙境般的美好和神秘。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元素,表達了對仙境的曏往和神秘的想象。整躰氛圍幽遠,意境深遠,給人以超脫塵世的感覺。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