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列戍 (liè shù):指軍隊駐紮的營地。
- 籌邊 (chóu biān):籌劃邊疆事務。
- 千騎 (qiān qí):形容騎兵衆多。
- 清嘯 (qīng xiào):清脆的嘯聲。
- 尊 (zūn):古代酒器。
- 天豁 (tiān huō):天空開闊。
- 大荒愁 (dà huāng chóu):深廣的憂愁。
- 移屯 (yí tún):遷移軍營。
- 韓長孺 (Hán Chángrú):人名,此處可能指某位將領。
- 作客 (zuò kè):客居他鄉。
- 馬少遊 (Mǎ Shǎoyóu):人名,此處可能指某位旅人或朋友。
- 出處 (chū chù):指出仕或隱居。
- 聖朝 (shèng cháo):指當時的朝廷。
- 非土 (fēi tǔ):非本土,指外地。
翻譯
秋風中,軍隊遍佈邢州,我獨自登上高樓,爲邊疆事務籌謀。 月光下,千騎回旋,清脆的嘯聲響起,我舉杯向天,開闊的天空似乎能消解我深廣的憂愁。 我已漸漸老去,像韓長孺那樣遷移軍營,作爲客人,誰會憐憫像馬少遊那樣的旅人呢? 在聖明的朝廷中,出仕或隱居應該不難得到,但說到非本土的地方,究竟誰能留下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王世貞在邢州黃寺堡太平樓上的所見所感。詩中,「秋風列戍滿邢州」一句,既展現了邊疆的肅殺氣氛,又暗示了詩人的孤獨與憂國之情。後文通過「千騎月回」與「一尊天豁」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邊疆安寧的期盼與個人境遇的感慨。結尾的「出處聖朝」與「非土竟誰留」則反映了詩人對個人命運與國家大義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複雜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