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鈴閣:古代官署懸掛鈴鐺的閣樓,用以警戒或傳遞消息。
- 沈沈:形容深沉、靜謐。
- 草檄:起草文書或檄文,指処理公務。
- 桑榆:比喻晚年或日暮。
- 斜暉:斜陽的光煇。
- 莫嗔:不要生氣。
- 腐鼠:腐爛的老鼠,比喻卑賤或無價值的東西。
- 將鴟嚇:用腐鼠嚇唬鴟鴞(一種鳥),比喻用卑劣的手段恐嚇他人。
- 元是:原來是。
- 鵷雛: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比喻高貴或傑出的人物。
- 出世非:指出生或出現,非指世俗的出家。
繙譯
在靜謐的官署閣樓中,処理公務的文書稀少, 雖然桑榆之地美好,但已是日暮時分,斜陽餘暉。 不要因爲腐爛的老鼠而生氣,用它來嚇唬鴟鴞, 原來那衹是鵷雛,它的高貴竝非世俗所能理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官署的靜謐與日暮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紛擾的超然態度。詩中“鈴閣沈沈草檄稀”一句,既展現了官署的甯靜,也暗示了作者公務的清閑。而“桑榆雖好傍斜暉”則進一步以日暮之景,隱喻人生的晚年,流露出一種淡泊名利、超脫世俗的情懷。後兩句用“腐鼠”與“鵷雛”的比喻,巧妙地表達了對世俗小人的不屑,以及對自己高尚品格的自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高潔的情操和超脫的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