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七十首李都尉陵從軍

內史斥樓煩,嫖姚越祁連。 將逞域外武,寧無務德言。 中土厭勝朝,左衽垂百年。 先皇振九伐,霈澤灑秦燕。 大業未逮終,妖氛日橫纏。 版宇罹蕩析,黔黎困倒懸。 玄黃既在篚,壺漿寧不前。 俯瞰單于臺,秋風正蕭然。 戎車雖閒飭,尚其賴諸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內史:古代官名,這裏指代朝廷官員。
  • :斥責,責備。
  • 樓煩:古代北方的一個民族,這裏泛指邊疆的異族。
  • 嫖姚:輕快的樣子,這裏形容軍隊行動迅速。
  • 祁連:山名,位於今甘肅一帶。
  • 將逞:將要展示。
  • 域外武:指對外的武力。
  • 務德言:指注重德治的言論。
  • 厭勝朝:指對朝廷的不滿。
  • 左衽:古代少數民族的服飾習慣,這裏指代異族統治。
  • 垂百年:持續了百年。
  • 九伐:指多次征伐。
  • 霈澤:大雨,比喻恩澤。
  • :灑落,普及。
  • 秦燕:指中國北方的地區。
  • 大業:偉大的事業。
  • 未逮終:未能完成。
  • 妖氛:不祥的氣氛,指戰亂。
  • 日橫纏:日益嚴重。
  • 版宇:國家的疆域。
  • :遭受。
  • 蕩析:動盪不安。
  • 黔黎:百姓。
  • 倒懸:比喻極端困苦。
  • 玄黃:指天地,這裏比喻國家的混亂。
  • :竹筐,這裏指盛放物品的器具。
  • 壺漿:指百姓的歡迎。
  • 單于臺:古代匈奴君主的居所,這裏指邊疆。
  • 戎車:戰車。
  • 閒飭:整飭,準備。
  • 諸賢:各位賢能之士。

翻譯

朝廷官員責備邊疆的異族,軍隊迅速越過祁連山。將要展示對外的武力,難道沒有注重德治的言論嗎?中原地區對朝廷不滿,異族統治已經持續了百年。先皇多次征伐,恩澤普及到秦燕地區。偉大的事業未能完成,戰亂日益嚴重。國家的疆域遭受動盪,百姓處於極端困苦之中。天地間的混亂已經裝滿了竹筐,百姓的歡迎難道不會到來嗎?俯瞰邊疆的單于臺,秋風正蕭瑟。戰車雖然已經整飭,但還需要依賴各位賢能之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朝時期邊疆的動盪和朝廷的軍事行動,通過對比武力和德治,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對賢能之士的期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歷史和地理典故,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時局的深刻理解。通過對邊疆景象的描繪,傳達了一種憂國憂民的情懷,同時也體現了對和平與穩定的渴望。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