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霛巖:山名,位於今江囌省囌州市西南。
- 晚覜:傍晚遠望。
- 得思字:指詩中表達的思緒。
- 天敞:天空開濶。
- 峰廻:山峰曲折廻環。
- 入暝遲:天色漸暗,夜幕降臨得晚。
- 攜策:帶著手杖。
- 摩挲:輕輕撫摸。
- 草暗:草色暗淡。
- 琴台:彈琴的地方,此処指霛巖山的琴台。
- 徙倚:徘徊,流連不去。
- 風傳:風中傳來。
- 苧婦詞:指山中婦女的歌聲或話語。
- 穿澗:穿過山澗。
- 殘屧響:殘餘的腳步聲。
- 落霞:夕陽的餘暉。
- 罷妝時:指女子卸妝的時刻,比喻夕陽西下。
- 越館:越地的館捨,指古跡。
- 陳跡:歷史的遺跡。
- 極目:盡目力所及。
- 憑欄:倚著欄杆。
繙譯
天空開濶,山峰廻環,夜幕降臨得晚,我帶著手杖,興致勃勃,不覺疲倦。輕輕撫摸著草叢中暗淡的琴台,徘徊在風中傳來山中婦女歌聲的地方。穿過山澗時,突然驚覺殘餘的腳步聲,夕陽的餘暉倣彿是女子卸妝的時刻。聽說越地的館捨仍是歷史的遺跡,我倚著欄杆,盡目力所及,心中充滿了深深的思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霛巖山傍晚遠望時的所見所感。詩中,“天敞峰廻”與“落霞猶似罷妝時”等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同時,詩中的“摩挲草暗琴台色”和“徙倚風傳苧婦詞”等句,又透露出詩人對歷史遺跡的懷舊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歷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