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陶枕:陶製的枕頭。
- 單衾:單薄的被子。
- 障:遮擋。
- 素屏:白色的屏風。
- 空齋:空蕩的書房。
- 冥冥:昏暗的樣子。
- 輞川:地名,位於今陝西省藍田縣,唐代詩人王維曾在此隱居。
- 內史:古代官名,這裏指王維,因其曾任尚書右丞,相當於古代的內史。
- 盂蘭:盂蘭盆節,佛教節日,農曆七月十五日,用以祭祀祖先和救濟孤魂。
- 乞食:化緣,佛教徒向人求佈施。
- 逃禪:逃避世俗,隱居修禪。
- 沈冥:深沉的冥想狀態。
翻譯
陶製的枕頭,單薄的被子,白色的屏風遮擋,我在空蕩的書房中獨自躺臥,窗外是昏暗的雨天。我曾打算將輞川的舊居改建爲寺廟,而內史王維新近邀請我爲他寫經。窗外的竹子在秋風中搖曳,顯得格外寂靜,盂蘭盆節時,我化緣乞食,感受着世間的飄零。近年來,我領悟了逃避世俗、隱居修禪的道理,整日沉浸在深沉的冥想中,不願醒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雨天獨處的靜謐場景,通過對陶枕、單衾、素屏等物品的細膩描寫,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提到的輞川、內史王維,以及盂蘭盆節的乞食,都體現了作者對佛教文化的親近和對世俗的疏離。最後兩句「年來會得逃禪理,長日沈冥不願醒」,更是深刻表達了作者對禪理的領悟和對冥想生活的嚮往,展現了其超然物外、追求心靈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