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
青蒼河一隅,氣狀杳難圖。
卓傑三峯出,高奇四嶽無。
力疑擎上界,勢獨壓中區。
衆水東西走,羣山遠近趨。
天回諸宿照,地聳百靈扶。
石壁煙霞麗,龍潭雨雹粗。
澄凝臨甸服,險固束神都。
淺覺川原異,深應日月殊。
鶴歸青靄合,仙去白雲孤。
瀑漏斜飛凍,鬆長倒掛枯。
每來尋洞穴,不擬返江湖。
儻有芝田種,巖間老一夫。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蒼:深青色。
- 杳(yǎo):深遠,難以捉摸。
- 卓傑:高聳突出。
- 四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
- 擎(qíng):舉,支撐。
- 中區:中心區域。
- 澄凝:清澈凝固。
- 甸服:古代稱王城周圍五百里以內的地方。
- 神都:指京城。
- 青靄(ǎi):青色的雲霧。
- 瀑漏:瀑布。
- 儻(tǎng):倘若,如果。
翻譯
深青色的華山屹立在黃河的一角,其氣勢之雄偉難以描繪。三座高峯高聳突出,其高奇之姿,連四嶽也無法比擬。山勢似乎有力支撐着上界,其勢獨壓中心區域。衆多河流東西流淌,羣山遠近趨向。天空中的星宿照耀,地面上百靈扶持。石壁上的煙霞美麗,龍潭中的雨雹粗獷。清澈凝固的景象臨近甸服,險峻的地勢環繞着神都。淺淺的河流和原野顯得與衆不同,深邃之處日月似乎也有所不同。鶴歸於青色的雲霧中,仙人離去後白雲孤獨。瀑布斜飛凍結,松樹倒掛枯萎。每次來尋找洞穴,都不願返回江湖。倘若能在芝田種植,願在巖間老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華山的雄偉壯觀和神祕莫測。通過對比華山與其他名山的不同,突出了華山的高奇和獨特。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力疑擎上界」、「地聳百靈扶」等,展現了華山的非凡氣勢和自然美景。同時,詩人的尋幽探勝之情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也貫穿其中,表達了對自然和自由的深切渴望。

張喬
張喬,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今安徽貴池人,懿宗鹹通中年進士,當時與許棠、鄭谷、張賓等東南才子稱“鹹通十哲”。黃巢起義時,隱居九華山以終。其詩多寫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詩清雅巧思,風格也似賈島。《全唐詩》錄存其詩二卷。事見《唐詩紀事》卷十七,《唐才子傳》卷十。
► 1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