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棹 (zhào):船槳,這裏指船。
- 隱君:隱士。
- 披襟:敞開衣襟,形容心情舒暢。
- 長溪:長長的河流。
- 半陰:半遮半掩,指柳樹遮住了部分月光。
- 高齋:高雅的書房或居所。
- 釀酒:製作酒。
- 孤棹:獨自划船。
- 攜琴:帶着琴,指隱士的生活雅緻。
- 迥 (jiǒng):遠。
- 雞鳴:雞叫,常指清晨。
- 曉樹:清晨的樹。
- 攲枕 (qī zhěn):斜靠在枕頭上。
- 野人:指隱士,也泛指居住在鄉野的人。
翻譯
望着明月,回憶起敞開衣襟的暢快,長長的溪流旁,柳樹半遮半掩。 高雅的書房裏初次釀製美酒,獨自划着小船,帶着琴遠行。 秋天的山中,狗吠聲傳得很遠,清晨的樹叢裏,雞鳴聲響起。 打開門,斜靠在枕頭上,誰能理解這野人的心意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秋夜乘船訪問隱士的情景,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和隱士生活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望月憶披襟」展現了詩人的豪放與自由,而「高齋初釀酒,孤棹遠攜琴」則體現了隱士生活的雅緻與寧靜。最後兩句「開門更攲枕,誰識野人心」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隱士內心世界的理解和共鳴,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世俗的疏離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田園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