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

· 許渾
聞說先皇醉碧桃,日華浮動鬱金袍。 風隨玉輦笙歌迥,雲捲珠簾劍佩高。 鳳駕北歸山寂寂,龍旟西幸水滔滔。 貴妃沒後巡遊少,瓦落宮牆見野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驪山: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也是古代帝王遊樂之地。
  • 先皇:指已故的皇帝。
  • 碧桃:一種珍貴的桃樹,此處可能指宴會上使用的珍貴果品。
  • 日華:太陽的光輝。
  • 鬱金袍:用鬱金香染色的華麗袍服,這裏形容皇帝的服飾華麗。
  • 玉輦:皇帝乘坐的玉製車輦。
  • 笙歌:音樂和歌聲。
  • 珠簾:用珍珠串成的簾子,形容宮廷的奢華。
  • 劍佩:佩劍,是古代貴族的象徵。
  • 鳳駕:皇帝的車駕,因車上有鳳凰圖案而得名。
  • 龍旟:皇帝的旗幟,上有龍形圖案。
  • 西幸:皇帝西巡。
  • 貴妃:指唐玄宗的寵妃楊貴妃。
  • 瓦落:瓦片脫落,形容宮殿的破敗。
  • 野蒿:野生的蒿草,這裏形容宮殿荒廢后的景象。

翻譯

聽說先皇曾在驪山宴飲,太陽的光輝照耀着華麗的鬱金袍。 風隨着皇帝的玉輦和笙歌遠揚,雲捲起珠簾,劍佩高懸。 鳳凰駕着北歸,山中一片寂靜;龍旗西巡,水流滔滔。 自從貴妃去世後,皇帝的巡遊就少了,宮牆上的瓦片脫落,長滿了野蒿。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驪山昔日繁華與今日荒涼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往昔盛世的懷念和對現實衰敗的哀嘆。詩中「日華浮動鬱金袍」、「風隨玉輦笙歌迻」等句,生動描繪了昔日宮廷的繁華景象,而「瓦落宮牆見野蒿」則深刻反映了宮殿的破敗和荒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沉痛,是許渾對唐代由盛轉衰歷史變遷的深刻反思。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