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試水始冰

· 馬戴
南池寒色動,北陸歲陰生。 薄薄流澌聚,漓漓翠瀲平。 暗沾霜稍厚,回照日還輕。 乳竇懸殘滴,湘流減恨聲。 即堪金井貯,會映玉壺清。 潔白心雖識,空期飲此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北陸:指北方地區。
  • 歲陰:指歲末,年末的陰冷天氣。
  • 流澌:冰塊。
  • 漓漓:形容水波流動的樣子。
  • 翠瀲:翠綠色的水波。
  • 乳竇:指鐘乳石洞,這裏比喻水滴懸掛的樣子。
  • 湘流:指湘江,這裏泛指江河。
  • 金井:指裝飾華麗的井。
  • 玉壺:玉製的壺,比喻清澈透明。
  • 潔白心:純潔的心靈。

翻譯

南池的水開始顯現寒意,北方的土地歲末陰冷生髮。 薄薄的冰塊聚集,水波流動翠綠而平靜。 冰霜暗暗地凝結,厚度逐漸增加,陽光的照耀下顯得輕盈。 鐘乳石洞中懸掛的水滴,湘江的水流似乎減少了怨恨的聲音。 這樣的水即使被珍藏在華麗的井中,也會映照出玉壺般的清澈。 雖然心靈純潔,卻只能空想飲下這明澈的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冬日南池水始結冰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冰霜的形成和水波的靜謐。詩中「薄薄流澌聚,漓漓翠瀲平」形象地描繪了冰塊的聚集和水面的平靜,而「暗沾霜稍厚,回照日還輕」則巧妙地表達了冰霜在日光下的變化。後文通過「金井」和「玉壺」的比喻,讚美了水的清澈與珍貴。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細膩感受和對純潔心靈的嚮往。

馬戴

馬戴

馬戴,字虞臣,定州曲陽(今河北省曲陽縣)人。晚唐詩人、官員。早年屢試不第,武宗會昌四年(844年)始中進士,同榜有項斯、趙嘏。大中元年(847年),太原李司空闢掌書記,後以正言被斥爲龍陽(今湖南省漢壽縣)尉。終太學博士。曾隱居華山,並遨遊邊關。鹹通年間,應闢佐大同軍幕府,與賈島、許棠相唱答。鹹通七年(867年),擢拔爲國子、太常博士。工於詩,葉矯然稱:“晚唐之馬戴,盛唐之摩詰也。”楊慎稱其《楚江懷古》“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一聯,謂“雖柳吳興(柳惲)無以過也”。紀昀認爲“晚唐詩人,馬戴骨格最高”。鹹通九年(869年),病卒於太常博士任上。有《會昌進士詩集》1卷,《補遺》1卷。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