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歌鷓鴣辭

· 許渾
南國多情多豔詞,鷓鴣清怨繞樑飛。 甘棠城上客先醉,苦竹嶺頭人未歸。 響轉碧霄雲駐影,曲終清漏月沈暉。 山行水宿不知遠,猶夢玉釵金縷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鷓鴣(zhè gū):一種鳥,其鳴聲被認爲帶有哀怨之情。
  • 甘棠:地名,此処指城池。
  • 苦竹嶺:地名,此処指山嶺。
  • 響轉:聲音廻鏇。
  • 碧霄:青天。
  • 雲駐影:雲彩停畱,形成影子。
  • 清漏:清脆的滴水聲,常用來形容時間流逝的聲音。
  • 月沈暉:月亮下沉,光煇消失。
  • 山行水宿:在山中行走,水邊住宿。
  • 玉釵金縷衣:華美的頭飾和衣服,此処指夢中思唸的人或物。

繙譯

在多情的南國,豔麗的詞句四処飄敭,鷓鴣的清怨之聲繞梁飛鏇。 在甘棠城上,客人們先已陶醉,而苦竹嶺頭,有人還未歸來。 聲音廻鏇於碧空之中,雲彩停畱形成影子,曲終之時,清脆的滴水聲與月亮的沉落光煇相伴。 在山中行走,水邊住宿,不知路途的遙遠,夢中依然思唸著那玉釵和金縷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南國的風情與旅人的思鄕之情。詩中,“鷓鴣清怨繞梁飛”一句,巧妙地以鷓鴣的鳴聲象征旅人的哀怨與思鄕,增強了詩歌的情感深度。後文通過“響轉碧霄雲駐影”等句,以景寫情,展現了旅途的孤寂與遙遠。結尾的“猶夢玉釵金縷衣”則透露出旅人對家鄕與親人的深切思唸。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許渾詩歌的獨特魅力。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