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故李秀才居

· 許渾
曾醉笙歌日正遲,醉中相送易前期。 橘花滿地人亡後,菰葉連天雁過時。 琴倚舊窗塵漠漠,劍埋新冢草離離。 河橋酒熟平生事,更向東流奠一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笙歌:指音樂和歌舞。
  • 易前期:指容易改變的約定。
  • 菰葉:一種水生植物的葉子。
  • 離離: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河橋:河上的橋樑。
  • 奠一卮:奠,祭奠;卮,古代的一種酒器。這裏指祭奠時倒酒。

翻譯

曾經在笙歌中醉倒,日子緩緩流逝,醉意中送別,約定容易改變。 橘花落滿地面,人已逝去,菰葉連綿天際,雁羣飛過。 舊窗旁的琴上積滿了塵埃,新冢旁的劍下草木茂盛。 河橋上的酒已熟,回憶平生往事,再向東流倒一杯祭奠。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醉中的送別、橘花滿地、菰葉連天等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故友的深切懷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琴倚舊窗塵漠漠,劍埋新冢草離離」一句,通過對舊物新景的對比,進一步加深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哀愁。結尾的「河橋酒熟平生事,更向東流奠一卮」則以酒祭奠的方式,寄託了詩人對故友的無盡思念。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