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逢友人

· 許渾
故國歸人酒一杯,暫停蘭棹共徘徊。 村連三峽暮雲起,潮送九江寒雨來。 已作相如投賦計,還憑殷浩寄書回。 到時若見東籬菊,爲問經霜幾度開。
拼音

注釋

作者一作杜牧。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故國:故鄉。
  • 歸人:歸鄉的人。
  • 蘭棹:用蘭木做的船槳,這裏指船。
  • 徘徊:來回走動。
  • 三峽:指長江三峽。
  • 九江:地名,在今江西省。
  • 相如:司馬相如,西漢著名文學家,曾因貧困投賦求官。
  • 投賦:投遞賦文,指通過文學作品求取官職。
  • 殷浩:東晉時期的名士,以書信往來著稱。
  • 東籬菊:東邊的籬笆旁的菊花,常用來象徵隱居生活。

翻譯

在江上偶遇歸鄉的友人,我們共飲一杯酒,暫時停下船隻一同徘徊。 村莊連綿至三峽,暮色中雲霧升起,潮水帶着九江的寒雨涌來。 我已打算像司馬相如那樣投遞賦文以求官職,還請殷浩幫我寄回書信。 到那時,若你見到東籬旁的菊花,請告訴我它經歷了多少次霜降纔開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江上偶遇歸鄉友人的情景,通過「故國歸人酒一杯」展現了兩人深厚的友情。詩中「村連三峽暮雲起,潮送九江寒雨來」以壯麗的自然景象爲背景,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打算和對友人的期待,以及對自然界變化的細膩觀察,體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