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文舞
聖謨九德,真言五千。
慶集昌胄,符開帝先。
高文杖鉞,克配彼天。
三宗握鏡,六合渙然。
帝其承祀,率禮罔愆。
圖書霧出,日月清懸。
舞形德類,詠諗功傳。
黃龍蜿蟺,彩雲蹁躚。
五行氣順,八佾風宣。
介此百祿,於皇萬年。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聖謨(mó):聖人的謀略。
- 九德:古代儒家認爲的九種德行。
- 真言:指佛教中的真言,這裏可能指道教的經文。
- 五千:指《道德經》的五千言。
- 慶集昌胄(zhòu):指吉祥和繁榮聚集在皇室後裔身上。
- 符開帝先:符命預示着皇帝的先見之明。
- 高文杖鉞(yuè):高文指高貴的文德,杖鉞指掌握權力。
- 克配彼天:能夠與天相配。
- 三宗握鏡:三宗指三代帝王,握鏡比喻掌握治理國家的智慧。
- 六合渙然:六合指天地四方,渙然指和諧統一。
- 承祀(sì):繼承祭祀的職責。
- 率禮罔愆(wǎng qiān):遵循禮儀沒有過失。
- 圖書霧出:圖書指圖讖和書籍,霧出比喻神祕而出現。
- 日月清懸:日月清晰地懸掛,比喻光明正大。
- 舞形德類:舞蹈體現了德行的類別。
- 詠諗(shěn):歌頌。
- 黃龍蜿蟺(wān shàn):黃龍曲折盤旋,形容舞蹈的動態。
- 彩雲蹁躚(pián xiān):彩雲輕盈飄動,形容舞蹈的優美。
- 五行氣順:五行指金木水火土,氣順指五行和諧。
- 八佾(yì):古代樂舞的行列,每佾八人。
- 風宣:風氣傳播。
- 介此百祿:因此帶來各種福祉。
- 於皇萬年:對於皇帝來說,萬世長存。
翻譯
聖人的謀略包含九種德行,道教的真言有五千言。吉祥和繁榮聚集在皇室後裔身上,符命預示着皇帝的先見之明。高貴的文德掌握權力,能夠與天相配。三代帝王掌握治理國家的智慧,天地四方和諧統一。皇帝繼承祭祀的職責,遵循禮儀沒有過失。圖讖和書籍神祕而出現,日月清晰地懸掛,光明正大。舞蹈體現了德行的類別,歌頌功績傳承。黃龍曲折盤旋,彩雲輕盈飄動,形容舞蹈的動態和優美。五行和諧,八佾樂舞的風氣傳播。因此帶來各種福祉,對於皇帝來說,萬世長存。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皇帝的德行和治理,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現了皇室的繁榮和天命所歸。詩中運用了大量的象徵和比喻,如「黃龍蜿蟺」和「彩雲蹁躚」,形象地描繪了舞蹈的盛況,同時也寓意着國家的昌盛和文化的繁榮。整首詩語言莊重,節奏和諧,表達了對皇帝的崇敬和對國家未來的美好祝願。

張說
唐河南洛陽人,先世范陽人,居河東,字道濟,一字說之。武則天時應詔對策乙等,授太子校書。中宗時爲黃門侍郎。睿宗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勸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監國。玄宗開元初任中書令,封燕國公。後歷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朔方軍節度使,奏罷邊兵二十餘萬,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罷當番衛士,招募壯士以充宿衛。再兼中書令,又爲修書使,知麗正書院事。長於文辭,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與許國公蘇頲並稱“燕許大手筆”。爲李林甫所擠,罷相。卒諡文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