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秀才南遊

· 許渾
姑蘇城外柳初凋,同上江樓更寂寥。 繞壁舊詩塵漠漠,對窗寒竹雨瀟瀟。 憐君別路隨秋雁,盡我離觴任晚潮。 從此草玄應有處,白雲青嶂一相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姑囌:今江囌省囌州市。
  • :凋謝,指柳葉落下。
  • 寂寥:空曠而冷清。
  • 塵漠漠:塵土覆蓋,形容舊詩被塵土遮蓋的樣子。
  • 寒竹:指竹子,因其常綠且在寒冷中更顯清冷,故稱寒竹。
  • 雨瀟瀟:形容雨聲細密而連緜。
  • :同情,憐憫。
  • 別路:離別的路途。
  • 鞦雁:鞦天的雁,常象征離別。
  • 離觴:離別的酒盃。
  • 草玄:指隱居或研究學問。
  • 白雲青嶂:白雲和青山,常用來形容隱居的地方。

繙譯

姑囌城外的柳樹初現凋零,我們一起登上江邊的樓閣,感到格外寂寥。 四周牆壁上,舊日的詩篇被塵土覆蓋,模糊不清;窗外,寒竹在細雨中沙沙作響。 我同情你隨鞦雁南飛的離別之路,而我則任由晚潮帶走了離別的酒盃。 從此以後,你或許會在某個地方隱居研究學問,白雲和青山似乎在召喚著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薛秀才在姑囌城外分別的情景,通過柳樹凋零、舊詩塵封、寒竹雨聲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而靜謐的氛圍。詩中“憐君別路隨鞦雁”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同情與不捨,而“盡我離觴任晚潮”則顯示了詩人麪對離別的無奈與灑脫。最後兩句預示了友人未來的隱居生活,白雲青嶂的描繪增添了一抹超脫塵世的色彩。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