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郴州李相公
高樓王與謝,逸韻比南金。
不遇銷憂日,埃塵誰復尋。
曠懷澹得喪,失意縱登臨。
彩檻浮雲迥,綺窗明月深。
虯龍壓滄海,鴛鴦思鄧林。
青雲傷國器,白髮軫鄉心。
功高恩自洽,道直謗徒侵。
應笑靈均恨,江畔獨行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逸韻:超凡脫俗的風韻。
- 南金:古代指南方出産的銅,比喻優秀的人才。
- 銷憂日:消除憂愁的日子。
- 埃塵:塵埃,比喻世俗的紛擾。
- 澹:淡泊。
- 得喪:得失。
- 彩檻:彩繪的欄杆。
- 迥:遠。
- 綺窗:裝飾華麗的窗戶。
- 虯龍:傳說中的龍,比喻英雄人物。
- 滄海:大海。
- 鄧林:古代傳說中的樹林,比喻美好的地方。
- 國器:國家的棟梁之才。
- 軫:悲痛。
- 鄕心:思鄕之情。
- 謗徒:誹謗他人的人。
- 霛均:屈原的字,此処指屈原。
繙譯
高樓之上,倣彿是王謝兩家的府邸,其風韻超凡脫俗,堪比南方的珍貴銅器。 在這樣的日子裡,沒有遇到能夠消除憂愁的時刻,塵埃般的世俗紛擾又有誰願意去追尋呢? 心懷曠達,淡泊得失,即使失意時也會登高望遠。 彩繪的欄杆外,浮雲顯得格外遙遠,裝飾華麗的窗戶裡,月光顯得分外深邃。 如同虯龍壓制著滄海,鴛鴦思唸著鄧林般的美好。 看到青雲之上,國家的棟梁之才受到傷害,白發之下,思鄕之情令人悲痛。 功高蓋世,恩澤自然廣被,但正直之道卻常遭誹謗之徒侵擾。 應該嘲笑屈原的遺恨,獨自在江畔行吟。
賞析
這首詩通過高樓、浮雲、月光等意象,描繪了一種超脫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懷。詩中“逸韻比南金”一句,既贊美了高樓的非凡氣質,也隱喻了詩人對高尚品質的追求。後文通過對“國器”受傷、“鄕心”悲痛的描寫,表達了對國家命運和個人境遇的關切。結尾処對屈原的提及,更是深化了詩人對忠貞不渝、孤獨堅守的認同與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