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
甘露徵儒首石渠,圜橋復聽五經師。
圖形麟閣誰方美,紀績雲臺曷避私。
款塞單于安足異,受經奴子豈非奇。
宣帝自宣終雜霸,明帝之明那可訾。
數封屢見鍾離意,虛譽何勞謟子嗤。
永平建武真堂搆,東漢炎炎又一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甘露:指皇帝賜予的恩澤。
- 徵儒:徵召儒生。
- 石渠:古代藏書的地方,這裏指皇家圖書館。
- 圜橋:環繞的橋樑,這裏指皇帝講學的地方。
- 五經師:教授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的老師。
- 圖形麟閣:指在麒麟閣上繪製功臣的畫像。
- 紀績雲臺:指在雲臺上記錄功績。
- 款塞單于:指匈奴的單于前來朝貢。
- 受經奴子:指奴隸或地位低下的人學習經書。
- 宣帝自宣:指宣帝自我宣揚。
- 明帝之明:指明帝的明智。
- 訾(zǐ):詆譭。
- 鍾離意:人名,可能是當時的官員或學者。
- 謟子:指諂媚的人。
- 永平建武:永平是明帝的年號,建武是光武帝的年號,這裏指東漢初期的政治局面。
- 堂搆:指建築物的結構,這裏比喻國家的政治結構。
- 東漢炎炎:指東漢時期的繁榮昌盛。
翻譯
皇帝賜予儒生恩澤,徵召他們到皇家圖書館,又在環繞的橋樑上聽五經老師講學。在麒麟閣上繪製功臣的畫像,誰不認爲這是美好的事?在雲臺上記錄功績,又怎能避免私心?匈奴的單于前來朝貢,這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奴隸或地位低下的人學習經書,難道不是一件奇事嗎?宣帝自我宣揚,他的統治終究帶有霸道色彩,明帝的明智又怎能被詆譭呢?多次封賞屢次見到鍾離意,虛名又何必勞煩諂媚之人嘲笑。永平建武時期的政治局面,東漢的繁榮昌盛又是一個時代。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明帝時期的政治、文化現象的描述,展現了當時社會的繁榮與開明。詩中提到的「甘露徵儒」、「圜橋復聽五經師」等,反映了皇帝對儒學的重視和對教育的投入。同時,通過對「圖形麟閣」、「紀績雲臺」等典故的運用,詩人表達了對功臣的尊重和對功績的認可。詩的最後,通過對「永平建武真堂搆,東漢炎炎又一時」的描述,強調了東漢初期的政治穩定和文化繁榮,展現了詩人對那個時代的懷念和讚美。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贈答詩十絕樓居 》 —— [ 明 ] 郭之奇
- 《 晚望雷發 》 —— [ 明 ] 郭之奇
- 《 看山行 》 —— [ 明 ] 郭之奇
- 《 己巳讀書佳山水王季重禹穴齋名也季重入都徵詩於餘即以此意贈之山水果佳應知我言 》 —— [ 明 ] 郭之奇
- 《 追和張曲江感遇詩步韻四首 》 —— [ 明 ] 郭之奇
- 《 家別慈闈庚午冬北征作 》 —— [ 明 ] 郭之奇
- 《 是日諸子肩輿餘獨乘馬醉歸輒供笑謔詩以解嘲 》 —— [ 明 ] 郭之奇
- 《 空山十首 其八 山有牧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