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寓所:寄居的地方。
- 草閣:用草搭建的小屋。
- 閒庭:空閒的庭院。
- 雨蒲:雨中的蒲草。
- 風柳:風中的柳樹。
- 紛然:雜亂的樣子。
- 爭席:爭座位,形容鄰里間親密無間。
- 水鳥:生活在水邊的鳥類。
- 依人:親近人。
- 西北:指西北方向的朝廷。
- 使節:使者。
- 東南:指東南方向的城郭。
- 烽煙:戰爭的煙火。
- 老夫:詩人自稱。
- 避地:避難的地方。
- 遊說:四處遊走,勸說他人。
- 蘇家二頃田:指蘇秦家的田地,這裏比喻詩人希望有的安定生活。
翻譯
在春水邊的草閣閒庭,雨中的蒲草和風中的柳樹各自紛亂。 鄰家的老翁與客人爭着座位,水邊的鳥兒親近人,似乎想要上船。 西北方向的朝廷沒有使者來往,東南方向的城郭卻有戰火升起。 我這個老人躲避戰亂並非四處遊說,只是缺少了像蘇秦家那樣的二頃田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寄居之地的春日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對和平生活的嚮往。詩中「草閣閒庭」、「雨蒲風柳」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閒適而略帶憂鬱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對時局的隱晦提及,表達了詩人對戰亂的憂慮和對安定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和對田園生活的嚮往。

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鷰》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鷰。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監察御史,後因事爲朱元璋所不滿,僞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